肠道微生态网

对人体有益处的菌群有哪些种类

ynj001

  人体肠道、皮肤、口腔等部位定植着大量菌群,其中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,这些有益菌群被称为益生菌。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对人体有益处的菌群种类及其主要作用:

  一、肠道有益菌群

  (一)双歧杆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双歧杆菌、长双歧杆菌、短双歧杆菌、婴儿双歧杆菌等。

  主要作用:

  促进消化吸收:能分解食物中的膳食纤维、乳糖等,产生短链脂肪酸(如乙酸、丙酸、丁酸),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,同时促进肠道对钙、铁、维生素 D 等营养素的吸收。

  调节肠道免疫: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发育,增强免疫细胞活性,提高机体抵抗力,减少肠道感染和炎症的发生。

  抑制有害菌生长:通过竞争营养物质、产生抗菌物质(如细菌素)以及降低肠道 pH 值等方式,抑制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繁殖和定植。

  改善肠道功能:促进肠道蠕动,缓解便秘;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改善腹泻、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
  适用场景: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腹泻、免疫力低下等人群。

  (二)乳酸杆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嗜酸乳杆菌、保加利亚乳杆菌、鼠李糖乳杆菌、罗伊氏乳杆菌等。

  主要作用:

  维持肠道酸性环境:发酵糖类产生乳酸,使肠道保持酸性,抑制不耐酸有害菌的生长。

  增强肠道屏障功能: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,形成生物屏障,阻止有害菌和毒素侵入血液,同时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。

  调节免疫功能:通过激活免疫细胞,分泌细胞因子,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,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。

  辅助治疗疾病: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、胃溃疡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;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。

  适用场景:肠道感染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过敏体质、使用抗生素后等人群。

  (三)其他有益菌

  酪酸梭菌:能产生大量丁酸,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,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,改善肠道炎症(如溃疡性结肠炎),同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缓解腹泻和便秘。

  粪肠球菌:可产生抗菌物质,抑制有害菌生长,还能合成维生素 B 族和氨基酸,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但需注意,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粪肠球菌可能有潜在的致病性,使用时需谨慎。

  凝结芽孢杆菌:具有较强的抗逆性,能在胃酸和胆汁中存活,进入肠道后可转化为营养细胞,发挥调节肠道菌群、促进消化吸收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,对肠炎、腹泻等有一定的改善效果。

  二、皮肤有益菌群

  (一)葡萄球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表皮葡萄球菌。

  主要作用:

  形成皮肤屏障:定植在皮肤表面,形成一层保护膜,阻止外界病原体(如细菌、真菌)的入侵。

  调节皮肤免疫:刺激皮肤免疫系统,产生抗菌肽和细胞因子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,预防皮肤感染(如痤疮、毛囊炎)。

  维持皮肤微环境稳定:通过代谢产生脂肪酸等物质,调节皮肤的 pH 值和油脂分泌,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。

  (二)棒状杆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痤疮丙酸杆菌(过去称为痤疮棒状杆菌)。

  主要作用:

  参与皮肤脂质代谢:分解皮肤分泌的油脂,产生游离脂肪酸,这些脂肪酸具有抗菌作用,能抑制某些有害菌的生长。

  调节皮肤菌群平衡:与其他皮肤有益菌相互作用,维持皮肤微生态的平衡,减少皮肤疾病的发生。

  三、口腔有益菌群

  (一)链球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唾液链球菌、血链球菌。

  主要作用:

  抑制有害菌定植:黏附在口腔黏膜和牙齿表面,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位点,阻止致龋菌(如变形链球菌)和其他有害菌在口腔内的定植和繁殖。

  产生抗菌物质:分泌过氧化氢、细菌素等抗菌物质,抑制有害菌的生长,预防龋齿、牙龈炎等口腔疾病。

  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:参与口腔内的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,保持口腔环境的稳定。

  (二)乳杆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嗜酸乳杆菌。

  主要作用:

  调节口腔 pH 值:发酵糖类产生乳酸,降低口腔的 pH 值,抑制耐酸的致龋菌生长,同时促进牙齿表面釉质的再矿化,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。

  增强口腔免疫力:刺激口腔免疫系统,提高机体对口腔病原体的抵抗力。

  四、阴道有益菌群

  (一)乳杆菌属

  常见种类:如卷曲乳杆菌、加氏乳杆菌、詹氏乳杆菌等。

  主要作用:

  维持阴道酸性环境:发酵糖原产生乳酸,使阴道 pH 值维持在酸性(pH 3.8 - 4.5),抑制念珠菌、滴虫等有害菌和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。

  形成生物屏障:黏附在阴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,形成一层保护性生物膜,阻止病原体的侵入和定植。

  调节免疫功能:分泌抗菌物质和细胞因子,增强阴道局部的免疫力,预防阴道炎、尿道炎等妇科疾病。

  五、其他部位有益菌群

  呼吸道有益菌群:如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等一些共生菌,在正常情况下可帮助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,维持呼吸道的健康,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,这些菌也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。

  尿道有益菌群:尿道中也存在少量有益菌,如乳酸杆菌等,它们通过维持尿道的微生态平衡,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。

  有益菌群的获取方式

  饮食摄入: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,如酸奶、奶酪、泡菜、纳豆、味噌等发酵食品;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(如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),为肠道有益菌提供营养底物(益生元),促进其生长和繁殖。

  补充益生菌制剂: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,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制剂(如双歧杆菌制剂、乳酸杆菌制剂等)进行补充,尤其适用于肠道菌群失调、消化不良、免疫力低下等人群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人体不同部位的有益菌群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,且个体之间的菌群组成也可能因年龄、饮食、生活方式、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维持有益菌群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,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,避免滥用抗生素等破坏菌群平衡的行为。

标签: 有益菌群 益生菌

发表评论 (已有条评论)

  • 评论列表